在歷史的長河中,,最不能忘卻的是為國家,、為人民,、為和平付出寶貴生命的英雄,。而英雄的父母默默承受著失去孩子的思念與哀痛,,同樣值得我們敬佩,。40多年前,,來自我市各縣(市,、區(qū))的熱血青年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尊嚴,,毅然離開家鄉(xiāng),投身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的戰(zhàn)場,。他們舍生忘死,,出色地完成了各項艱巨的戰(zhàn)斗任務。但既然是戰(zhàn)爭就避免不了犧牲,,僅僅是柘城縣,,就有16名戰(zhàn)士血染疆場,英勇地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其中一等功2人,、二等功2人,、三等功12人。
雖然他們的身影慢慢遠去,,但是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緬懷他們最好的方式,,就是替他們盡孝,。自2011年起,楊建軍,、高建華,、秦高峰、劉萬奇,、賈先明,、楊學軍、張教海,、季明城等15名參加過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的退役軍人把16名烈士父母當成自己的爹娘,,用實際行動演繹了一場跨越12年、超越血緣的人間大愛,。
6月17日,、18日,在端午節(jié)即將來臨之際,,他們又一次來到烈士李清山,、王躍亮、王德亮,、劉剛,、王振中家中,給“爹娘”送上關心與祝福,,讓他們感受到“兒子”的孝心,。
1 一腔熱血 守衛(wèi)河山
40多年前,不滿18歲的楊建軍和同樣來自柘城縣的800余名伙伴懷著一腔報國之心,,投入到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的戰(zhàn)場。他們當時平均年齡還不到20歲,,但大家奮勇爭先,,不怕犧牲,有力地打擊了敵人,。從1979年到1987年,,有16名柘城籍戰(zhàn)士犧牲。“這些烈士中除了羅云禮是我的高中同學外,,其他的我都不認識,,但當年體檢時,我被抽去協(xié)助醫(yī)生工作,,所以說應該與他們都有一面之緣,。”楊建軍說,,一想到這么多青春年少的好男兒再也不能回來,,家中的父母將長期陷入失去孩子的悲傷之中,他就覺得非常痛心,。
“上戰(zhàn)場前,,羅云禮來找我聊天,跟我說他有三個愿望:入黨,、回家探親和找對象,。當時的情景還歷歷在目,可不久后他就在者陰山地區(qū)偵察開辟通道時不幸觸雷犧牲,,被追記一等功,。”談及往事,,楊建軍有些哽咽,。后來在查閱資料時他發(fā)現(xiàn),每一位犧牲的戰(zhàn)士都有令人震撼的經(jīng)歷:李濤在收復越軍占領的310高地拔點戰(zhàn)斗中,,被越軍機槍打穿腹部,,腸子都流了出來,但他仍然堅持繼續(xù)戰(zhàn)斗,,又擊斃越軍3名,。后因失血過多,壯烈犧牲,,被追記一等功,。王振中擔任第三突擊隊隊長,在占領越軍陣地后,,他受命搶救傷員,,途中擊斃越軍6名,在返回途中,,被越軍炮彈炸傷,,光榮犧牲,被追記二等功,。劉剛在攻擊部隊被敵軍火力壓制受阻的情況下,,親自帶領戰(zhàn)士前去除掉越軍火力點。途中一發(fā)炮彈落在身邊,彈片擊中頭部,,光榮犧牲,,被追記三等功……
從戰(zhàn)場回來后,在羅云禮的追悼會上,,看著哭到暈厥的英雄父母,,楊建軍就把他們認做了自己的父母,可惜二老去世得早,,他沒有機會盡孝,。后來,在了解了其他烈士的光榮事跡后,,楊建軍暗下決心,,要替沒從戰(zhàn)場上回來的兄弟扛起孝順爹娘的重任。但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壓力日漸增大,,他只能暫時將這個心愿壓在心底,。2008年、2009年,,楊建軍先后患上了腦梗和腦干出血,,慢慢恢復健康后,他下定決心:不能再等了,,一定要把關愛烈士父母的活動開展起來,!
2 一聲“爹娘” 一生責任
2010年12月26日,楊建軍在戰(zhàn)友會上發(fā)出了“替犧牲的戰(zhàn)友孝順父母”的倡議,,得到了其他14位戰(zhàn)友的支持,,并成立了“79參戰(zhàn)老兵關愛烈士父母志愿服務隊”?!爸砸x在這一天,,是因為我們是1978年12月26日入伍的,這一天對我們來說意義重大,?!睏罱ㄜ娬f。
2011年春節(jié),,他們的第一站來到了烈士韓永連的家,,看望他的母親張守蓮。當時老母親已患阿爾茨海默病多年,,但看到楊建軍和戰(zhàn)友過來時仿佛清醒了一般,,她拉著大家的手,一遍又一遍地仔細打量一張張陌生又熟悉的臉龐,。最后,她哭了起來:“兒啊,我的兒啊,,你可回來啦,!”這一哭讓在場的所有人心碎,大家的眼淚也刷刷地流了下來,,抱住老人邊哭邊喊娘,。
在看望烈士張勤忠的父親張榮堂時,老人看著兒子的遺照強忍悲痛:“他為國家犧牲,,死得值,!”還勸楊建軍不要哭,要化悲痛為動力,,好好工作,。辭別時,老人堅持送到大門口,,看著老人消瘦的身影,,楊建軍大聲說道:“爹,你回去吧,,我有空再來,。”
就這樣,,從2011年起,,楊建軍和戰(zhàn)友們相繼認了16位英雄的父母為爹娘,把他們當成親生父母一樣去盡孝,。每年的春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冬至,,不管工作再忙,他們都會擠出時間“回家”看看,,聽“爹娘”嘮嘮家常,,陪他們吃頓團圓飯,給老人送去溫暖與關愛,。
現(xiàn)在,,16位烈士的父母僅剩下8人,而白發(fā)也在不知不覺間爬上了楊建軍與戰(zhàn)友們的雙鬢,,剛開始參加活動的15個人因為各自身體原因,,再也沒有聚齊。但歲月變遷沒有改變他們的決心,,楊建軍說,,一聲“爹娘”代表著一輩子的責任,,現(xiàn)在就是與時間賽跑,與疾病賽跑,,爭取與老人多見幾次面,,多聊幾次天,讓年邁的爹娘不再孤獨,,也讓烈士的在天之靈得到安息,。
3 奔波千里 祭奠戰(zhàn)友
當年犧牲在前線的16名柘城籍烈士中,12人安葬在云南,,4人安葬在家鄉(xiāng),。由于交通和通信不便,安葬在云南的12名烈士具體埋在哪里,,他們的父母大多數(shù)都不知道,,這也成了父母們心頭永遠的遺憾。為此,,楊建軍先后6次到云南各大烈士陵園尋找調查,,終于在2016年把12名烈士的安息之地全部找到。這些地方早已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中,,不用翻閱資料,,他就能脫口而出:張勤忠、王若仁,、王德亮在云南金平烈士陵園,;李清山、李西才,、王克振,、楊新貞、李鳳銀,、韓永連在云南馬關烈士陵園,;羅云禮、劉剛在云南麻栗坡烈士陵園,;郭建華在云南河口水頭烈士陵園,。因陵園較為分散,又是山區(qū),,每次去祭奠大都需要一周時間,,單程2500公里左右。
為了讓烈士感受到家鄉(xiāng)的氣息和親人的思念,,每次出發(fā)之前,,楊建軍和戰(zhàn)友都會分別走進這12名烈士的家里,敬重地把一捧捧黃土裝進塑料袋里,,再帶上家鄉(xiāng)的美酒,?!袄蠎?zhàn)友,咱爹娘讓我來看你了,,你放心,,我們會照顧好爹娘的?!泵康揭惶幜沂磕骨埃瑮罱ㄜ姾蛻?zhàn)友都情緒激動,,他們顫抖著雙手打開酒瓶,,一杯又一杯地敬烈士,最后把家鄉(xiāng)的黃土覆蓋在烈士墓旁,,讓這黃土永遠陪伴英魂長眠邊疆,。
“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戰(zhàn)爭雖已遠去,,但那些為國捐軀的英雄,以及他們背后無私付出的家人,,應該被我們感恩銘記,!”楊建軍說。
一句承諾,,一生責任,,12年來,楊建軍和戰(zhàn)友們用實際行動溫暖著烈士父母,,告慰著為國捐軀的英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