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商朝最后的都城
朝歌在今鶴壁市淇縣,。商代從商湯到帝辛(商紂王)的18代30個商王(未列“未立而卒”的太?。┫群笤?個地方為都城,朝歌是商朝最后一個都城,。
商朝第29王帝乙把都城遷到“沬”,。
民國時期的甲骨文考證大家羅振玉考證,,“遷沬必在帝乙之世”。(見羅振玉所著《殷墟書契考釋》)
郭沫若也說:“帝乙末年必有遷沬之事,。如無此事,,不唯舊史料中有多少事實成為子虛,即卜辭中有多少現(xiàn)象也無從說明,?!保ㄒ姽羲恫忿o通纂》)
帝乙死后,他的兒子帝辛(商紂王)繼續(xù)以“沬”為都,,在平定東夷大獲全勝后,,將“沬邑”改名“朝歌”,取意“喜迎朝陽,,高奏凱歌”,。《史記·周本紀·正義》曰:“帝乙復濟河北,,徙朝歌,,其子紂仍都焉?!?/p>
作為在位52年又頗具個性的帝王,,殷紂王留下了許多史學家非常感興趣的史實、典故,,而這些史實,、典故又無一不與朝歌聯(lián)系在一起。比如殷末的《朝歌》之樂,、微子出走,、箕子佯狂、比干剖心,、武王伐紂,、牧野之戰(zhàn)、鹿臺自焚等,。
關(guān)于紂都朝歌的文物遺址很多,。
朝歌城內(nèi)的摘星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清乾隆《淇縣志》載:“摘星樓,,一名妲己臺,,在縣城西北隅與城相接。相傳紂與妲己觀潮涉之處,。今遺址尚存,。”摘星臺南面的觀察室內(nèi),,可以看到清晰的夯層,、夯窩,。
位于朝歌城東8公里的帝辛陵(紂王墓),,高10米,長70米,,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墓前4米高的墓碑上,刻有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著名歷史學家周谷城題寫的“紂王之墓”幾個大字,。清乾隆《淇縣志》載:“紂王窩:在縣東十五里四流口社淇河內(nèi),相傳殷紂葬于此,,故名,。”
淇縣城東南有著名的折脛河,,相傳商紂王“敲骨驗髓”的故事就發(fā)生于此,。
朝歌城半徑百十公里以內(nèi),留下與殷商朝歌有關(guān)的地名有60多個,。此類地名屬于縣區(qū)級別的7個,,鄉(xiāng)鎮(zhèn)級別的12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9個,;與之相關(guān)的村名更多。
?。ㄗ髡呦抵袊哦紝W會常務理事,、鶴壁市淇河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
燕昭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