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族與子姓
商族,是我國一個古老的氏族,,起源于契,。
契系五帝之一帝嚳之子,商之始祖,。據(jù)《史記·五帝本紀(jì)》記載:“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而異其國號,,以彰明德,。故黃帝為有熊,帝顓頊為高陽,,帝嚳為高辛,,堯?yàn)樘仗?,帝舜為有虞。帝禹為夏后代而別氏,,姓姒氏,。契為商,姓子氏,?!薄妒酚洝ひ蟊炯o(jì)》載:“殷契,母曰簡狄,,有娀之女,,為帝嚳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長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親,五品不訓(xùn),,汝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寬?!庥谏?,賜姓子氏。契興于唐,、虞,、大禹之際,功業(yè)著于百姓,,百姓以平,。”《詩經(jīng)·商頌·玄鳥》曰:“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p>
從上述歷史文獻(xiàn)記載可以看出,,契與黃帝一脈相承,其父帝嚳,,嬌極之子,,玄囂之孫,黃帝之曾孫,。帝嚳15歲受封為辛侯,,30歲即帝位,,都高辛,在位70年,,壽百歲,,死后葬故都高辛,稱高辛氏,,今遺存有帝嚳陵,。帝嚳次妃簡狄,外出郊游,,在河里洗澡時,,發(fā)現(xiàn)岸邊草窩內(nèi)有鳥蛋,好奇撿之,,誤吞懷孕而生契,。這是一個美麗的傳說。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流傳數(shù)千年的傳說故事,,說明商族是玄鳥的后代,“玄鳥”即為商族的“圖騰”,,也為契的誕生及商族的起源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契,因生在殷水,,以“殷”為姓,,后來輔佐大禹治水有功,,舜帝任契為司徒,,把他封在商丘,并賜姓為“子”,。
契封于商,,這里的“封”,與我國后世的封國是不同的,,封于商,,只是說明夏認(rèn)可商部族在商地聚族而居,從此“商地”也就成了商族的居住地,,商部族在此繁衍生息,、發(fā)展、壯大,。商丘自然成了商部族的起源地,,契也就成為了商的始祖、第一位先公,。從契至十四世成湯為先商時期,,根據(jù)史料記載,,結(jié)合甲骨文考證,商先公的世系為:契—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王亥(振)—上甲(上甲微)—報(bào)乙—報(bào)丙—報(bào)丁—示壬(主壬)—示癸(主癸)—天乙(成湯),。
從史書對先商時期的記載看,,除始祖契之外,比較有影響的人物還有相土,、冥,、王亥和成湯。相土是商的第三位先公,,是商先公中一位帶領(lǐng)部族發(fā)展壯大,、開疆拓土的重要人物。據(jù)《竹書紀(jì)年》記載:“帝相十五年,,商侯相土作乘馬,,遂遷于商丘?!毕嗤?xí)r,,商部落的畜牧業(yè)已相當(dāng)發(fā)達(dá),為商人過渡到父系氏族社會奠定了基礎(chǔ),?!跋嗤磷鞒笋R”,就是馴養(yǎng)馬作為運(yùn)載工具,,還發(fā)明了馬車,,大大促進(jìn)了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相土當(dāng)部落首領(lǐng)時,,乘夏王太康失國對東方無力控制之機(jī),,迅速擴(kuò)展了自己的勢力,開始向東發(fā)展,。相土以今商丘一帶為中心,,把勢力伸張到黃河下游的廣大地區(qū)并抵達(dá)渤海一帶,大大帶動了當(dāng)?shù)匦竽翗I(yè)的發(fā)展,。冥是第六位商先公,,曹圉之子,王亥之父,,他是一位在治水方面有著卓越功績的商先公,。《國語·魯語上》曰:“冥勤其官而水死”,;《竹書紀(jì)年》上說“帝少康十一年使商侯冥治河”“帝柕十三年商侯冥死于河”,。從而可得知,冥為治水而獻(xiàn)出了生命。冥之子王亥,,又名振,,是先商的第七任首領(lǐng),亦稱第七位商先公,。甲骨卜辭釋為“王亥”,,稱之“高且(祖)亥、高且(祖)王亥,?!薄妒酚洝贰渡胶=?jīng)》《竹書紀(jì)年》《世本》《楚辭》等史籍,對王亥的事跡記述較多,,從而證明他是殷商部落的重要先公人物,。在他為部落首領(lǐng)期間,馴養(yǎng)牛羊,,發(fā)明了牛車,,商族畜牧業(yè)得到前所未有的大發(fā)展,有了剩余產(chǎn)品,,王亥趕著牛車,,帶著商部落的剩余物品,到外部落進(jìn)行以物易物的交易活動,。王亥成為中國最早的商人,,他所交易的物品即為“商品”,從事的這個職業(yè)稱為“商業(yè)”,,這就是商人,、商品、商業(yè)的由來,。契之十三世孫,、商部落首領(lǐng)主癸之子成湯,字天乙,,一名帝乙,,又稱湯,、商湯,、成商、商侯履,、武王,、武湯等?!妒酚洝は谋炯o(jì)》《書序》等史籍記載:“自契至于湯八遷,,湯始居亳,從先王居,?!薄跋哪┳钥准资?,荒淫無度,力量漸衰,,至桀時更甚,。湯定居于亳,為滅夏之戰(zhàn)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p>
商湯建立商朝后,都城建在亳這個地方,?!百瘛睘椤澳腺瘛保船F(xiàn)在的商丘,。亳(商丘)成為商朝的第一個都城,。不僅商朝的建立者商湯(成湯)建都于亳,而且他的繼任者——帝外丙,、帝仲壬,、帝太甲、帝沃丁,、帝太康,、帝小甲、帝雍己,、帝太戊等8位商朝帝王也同樣都于亳,。商朝遷都始于第十王仲丁,便有了五次遷都的歷史,,謂之“前八后五”,。清·康熙四十四年《商丘縣志》載:“仲丁嗣位,而亳有河決之害,,遷都于囂,,商自此而西矣?!庇纱丝梢钥闯?,商丘,乃為殷商部落最早的聚居地,、中國商業(yè)最早的起源地,、商朝最早的建都地,史稱“三商之源”,。
諸多歷史文獻(xiàn)顯示,,商丘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華夏文明和中華姓氏的主要發(fā)祥地之一,。帝嚳之后,,其一脈就分化出1200多個姓氏。而“子”姓,,實(shí)為商始祖契助大禹治水有功而得此姓,,成為殷商的國姓。
據(jù)《古今姓氏書辯證》和《通志·氏族略》記載:“商始祖契,,為舜之司徒,,受封于商,賜子姓,?!奔醋有兆钤鐝钠醯臅r代開始,契生在殷水,,以“殷”為姓,,后來又輔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帝封在商地并賜姓為“子”,。子姓后人多以其氏自稱,,在商地繁衍生息,子姓派生出的姓氏有殷(依,、燕,、穎)、祖,、武,、苑、鄧,、侯,、郝、彭,、丁,、湯、沃,、庚,、乙、瞿,、稚,、蕭,、林等,。商朝建立前的商先公均為子姓。商湯推翻夏朝,建立了商朝,。商朝在發(fā)展過程中建立了一些同姓方國,據(jù)《史記·殷本紀(jì)》記載:“偰(卨,、契)為子姓,其后分封,,有殷氏,、來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商世系記載:子姓從契開始,,傳至成湯經(jīng)歷了十四代,湯建立商朝后,,又派生出許多姓氏,,微子啟封宋之后,也派生出許多姓氏,。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子姓諸侯國主要有宋國,,即今日商丘。后世子孫多以國號宋為姓,,天下宋姓源于商,,由子姓派生,或稱子姓分支,。宋國第11位君主子撝,,死后被謚為戴公,,亦稱宋戴公。戴公傳子宋武公司空,,其子孫遂以謚號“戴”為氏。現(xiàn)在三陵臺,,即為宋戴公、宋武公,、宋宣公祖孫三代之陵墓,,為世界戴姓的發(fā)源地。自戴公之后,,先后分化出戴、宋,、武,、牛,、宣,、蕭、鐘,、穆、邊,、褚,、桓、華,、樂,、仇,、談,、向、魚,、支、莊,、宗、皇甫等近百個姓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xué)派創(chuàng)始人孔子祖籍就在夏邑縣??鬃硬恍湛祝嗖粸槿酥???鬃拥摹白印保炔皇切?,也不是他的名,,而是對他的尊稱,,還譬如老子,、莊子,、墨子等均是如此。關(guān)于孔姓的起源,,《孔子氏家纂要》這樣記載:“嘉為宋大夫,,五世親盡,別為公族,,遂為子姓,,而以字為氏,。此為子姓改為孔姓之始也,?!薄蹲嫱V記》載:“獨(dú)子姓孔氏始于宋,遷于魯,,孔子,子姓也,?!薄稄V韻》記:“賜姓子氏,至成湯以其祖吞乙卵而生,,故名履,,字天乙,,后世以子加乙,,始為孔氏,。”從上述這些史料記載來看,,孔子姓氏源于商丘,先祖子姓,,孔姓是子姓之變異??鬃討?yīng)為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殷商貴族之后,。
“子”姓人家有一個共同的特點(diǎn),也可以說是一種文化傳承,,以前他們家的大門門頭,、墓碑的碑頭,都寫有“玄鳥世家”“玄鳥世第”“元鳥郡”等字句,?!白印毙沾迩f都有祠堂,,最大的祠堂有三處:一是州城祠堂,二是陽和祠堂,,三是陽保祠堂,祠堂外還建有一高臺,,面向東北,,叫“望鄉(xiāng)臺”,,祭祀時要在望鄉(xiāng)臺上放置用木板刻有長江,、黃河、山川,、鳥獸等圖案的祖先神路圖,教育子孫后代,,不要忘記“子”姓起源于商,,子姓人的先祖在中原這一歷史淵源。
田啟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