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土豆絲蓋飯,、一杯果汁,5月6日中午,,市民劉女士在線上點了午餐,。在結賬前,外賣平臺上有一個“無需餐具”的選項,,由于家里有餐具,,她毫不猶豫地將其勾選。半小時后,,外賣員送餐上門,,袋子里果然沒有附帶一次性餐具。連日來,,記者采訪得知,,隨著厲行節(jié)約理念日漸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市民在訂外賣時會選擇“無需餐具”,。
市民孫丹丹單位離家很遠,,午飯她都會在單位吃,有時吃食堂,,有時點外賣。5月6日中午,,她拿出手機打開美團App,,點擊“外賣”選項,瀏覽已進駐該平臺的商家,。經過一番篩選,,她最終下單了一份燜面,屏幕跳入結算頁面,,她選擇完配送地址后,,熟練地下拉菜單到底端,在餐具數(shù)量選項內選擇了“無需餐具”,?!爸皼]注意過,最近發(fā)現(xiàn)還有這個選項。我現(xiàn)在外賣點餐都會選擇‘無需餐具’,?!睂O丹丹直言,“不僅是我,,我身邊好多同事都有拒絕一次性餐具,、自備餐具的習慣。我認為這樣的環(huán)保理念非常好,,自己的一個小小舉動就能節(jié)約資源,,助力綠色消費?!?/p>
“點外賣并不是每次都需要一次性餐具,,倘若每點一次外賣都帶這些餐具,確實太浪費了,,因為有時不用就隨著餐盒扔掉了,。”不少市民都有這樣的感受,,因此,,不少外賣平臺推出了“無需餐具”選項,市民可根據(jù)自己所需在點餐時自由選擇,。 在豫苑路旁一家快餐店的老板告訴記者,,以前幾乎每個訂單都必須配一套甚至多套餐具,后來隨著外賣平臺推出選擇餐具的措施,,再加上環(huán)保理念的普及,,顧客環(huán)保意識逐漸提高,選擇“無需餐具”的顧客越來越多,。
記者在“餓了么”外賣平臺上看到,,在結算頁面也設有“無需餐具”這一選項,并為選擇該選項的用戶提供積分獎勵,。記者發(fā)現(xiàn),,外賣訂單費用不會因為選擇不需要餐具而減免,也不會因為選擇一次性餐具而增加,。
如今,,“無需餐具”在平臺、商家,、消費者的共同參與下,,已漸成消費者的點餐習慣,以小小舉動有效減少外賣餐具對環(huán)境的影響,。除此之外,,市民也將節(jié)約、環(huán)保的意識滲入到日常生活中,自覺成為環(huán)保的“行動派”,,例如去菜市場盡量自帶環(huán)保購物袋,、淘米水用來澆灌花草等。這些不經意的舉動,,都折射出市民生活理念的悄然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