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德府城隍廟:忠烈之城 文昌之地
商丘古城,,作為一座傳承了數(shù)千年中華文明的歷史文化名城,,其魅力不僅在于千百年厚重歷史的古城池和古建筑,,商丘人民數(shù)千年來文化傳承,、信仰傳承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才是古城獨特魅力之所在,。說到中華傳統(tǒng)信仰,,不得不先說城隍廟,,城隍廟為“百廟之首”,。目前,,商丘古城內(nèi)復建的歸德府城隍廟已初具規(guī)模,。
城隍廟是最能體現(xiàn)漢民族祖先崇拜的一種文化符號。城系指周圍的城墻,,隍是環(huán)城的濠,,以城隍護衛(wèi)城池。城隍原為守護城池,、保障治安之神,。道教吸收其為神后,其權(quán)限增至護國安邦,、剪兇除惡,、調(diào)風和雨、管理亡魂諸事,。古代衙署為保一方平安,,建城隍神祠,城隍成為一城的主宰,。官員赴任,,首先到城隍廟拜神,宣誓造福一方,,并求神護佑,。一般城隍廟內(nèi)有兩座城隍像,一為泥塑,,一為藤像,。藤像為春、秋,、冬出巡用,。春指清明節(jié),秋為七月十五中元節(jié),,冬為十月初一寒衣節(jié),。最早的城隍廟見于三國吳赤烏二年(239年)建的蕪湖城隍廟。唐宋時城隍神信仰滋盛,。宋代列為國家祀典,。元代封之為佑圣王。明初,,大封天下城隍神爵位,,分為王、公,、侯,、伯四等,歲時祭祀,。依明朝官方“城隍階級封號”的說法:京師城隍為福明靈王,,都城隍為明靈公(掌管?。勤驗橥`公,,州城隍為靈佑侯,,縣城隍為顯佑伯。
歸德府城隍廟按照府署衙門規(guī)制建造,,在府治西,。商丘縣城隍廟原在府城隍右,康熙十九年改建于南察院之西,。商丘古城內(nèi)府,、縣兩級機構(gòu)并存,府衙,、縣衙,,府城隍廟、縣城隍廟,,府學,、縣學,,府文廟,、縣文廟等都在一座城池內(nèi)。府衙與府廟一陽一陰,,分布于以南北大街為中軸線的古城東西兩側(cè),,分別坐落在東、西城門之內(nèi)顯要位置,,形成左衙右廟的格局,,是歸德府城的標志性建筑。
歸德府城隍廟是商丘古城的一處歷史文化遺跡,,最初建于何時沒有確切史料可查,。據(jù)《歸德府志》記載,歸德府城隍廟在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由李應奎重修,。城隍廟由牌樓,、正門、儀門,、戲臺,、前殿、大殿,、后殿等組成,,其配置亦仿照衙門公堂,肅穆莊嚴,。城隍廟內(nèi)文武判官,、各司大神等,,神態(tài)各異,各式刑具一應俱全,。相傳,,農(nóng)歷五月二十八是城隍的誕辰日,古時候城隍按例要于誕辰前繞境巡游,,探訪民情,,是為“城隍爺出巡”,這種活動被稱為“城隍會”,,從而形成一年一度最熱鬧的廟會,。
近年來,商丘古城在南察院之西的縣城隍廟舊址上,,恢復重建了歸德府城隍廟,。整個建筑群坐北朝南,包括山門,、儀門,、戲樓、城隍殿等建筑及鐘鼓樓,、灶王殿,、土地祠、慈航殿,、財神殿等附屬建筑,。這些建筑均為磚木結(jié)構(gòu),彩繪圖案精美,,體現(xiàn)了明代建筑的風格和特點,。其中,正殿之后為元辰殿,,供奉有斗姆元君,,兩邊供奉有六十元辰,又稱六十甲子或六十太歲,。每一個中國人,,都能在這里找到自己的“元辰”。
民間流傳著一種說法,,認為歸德府城隍是唐代睢陽太守許遠,,商丘縣城隍是唐代真源縣令張巡。
滄桑睢陽,,忠烈之城,。許遠和張巡在唐朝安史之亂時死守睢陽城,抗擊叛軍,為平息叛亂做出了重要貢獻,。韓愈認為張巡“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盡之卒,,戰(zhàn)百萬日滋之師,,蔽遮江淮,阻遏其勢,,天下之不亡,,其誰之功也!”
值得注意的是,,現(xiàn)在恢復重建的歸德府城隍廟,,正殿城隍殿主祭“城隍尊神”,城隍的左右兩側(cè)分別供奉“唐忠烈侯張巡”“唐睢陽太守許遠”的塑像,、神位,。城隍廟的東北角為文昌殿,“文昌帝君”左側(cè)供奉有“范文正公”的塑像,、神位,。
商丘是忠烈之城,也是文昌之地,?;謴椭亟ǖ臍w德府城隍廟正殿、文昌殿的設置,,體現(xiàn)了對張巡,、許遠的尊崇,,更顯示對提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曾執(zhí)教應天書院,“天下庠序,,視此而興”的千年文脈薪火相傳的殷殷期盼,!
本報融媒體記者 白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