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在糧食安全這個問題上不能有絲毫麻痹大意,,不能認為進入工業(yè)化,,吃飯問題就可有可無,也不要指望依靠國際市場來解決,。要未雨綢繆,,始終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始終堅持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
這段話出自2022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xié)十三屆五次會議的農業(yè)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委員時的講話,。
對我國來說,,解決14億多人的吃飯問題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關系到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尤其是在當前全球多地出現(xiàn)糧食供應短缺的背景下,,提升國內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尤為重要,。只有將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讓中國飯碗主要裝中國糧,,我們才能以更足的底氣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挑戰(zhàn),。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問題,,出臺一系列政策舉措,,不斷提升我國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對中國飯碗,,習近平總書記始終牽掛于心,,僅在2022年就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在海南三亞考察時,,總書記走進崖州灣種子實驗室,,囑咐科研人員要努力實現(xiàn)種業(yè)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在四川眉山,,總書記走進試驗田,察看水稻長勢,,強調要嚴守耕地紅線,,抓牢糧食生產。在“三夏”時節(jié),,總書記給安徽的種糧大戶回信,,勉勵他們積極應用現(xiàn)代農業(yè)技術,帶動廣大小農戶多種糧,、種好糧,。在第五個“中國農民豐收節(jié)”到來之際,總書記向全國廣大農民和“三農”工作者致以節(jié)日祝賀和誠摯慰問,,并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強化糧食安全保障,,穩(wěn)住農業(yè)基本盤。
2022年,,受南方持續(xù)高溫干旱,、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交織影響,我國糧食生產面臨諸多挑戰(zhàn),。對此,,各地各部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想方設法克服困難,,毫不松懈抓糧食生產,。中央財政下?lián)芫葹馁Y金,支持各地做好抗旱救災、秋糧防災穩(wěn)產等工作,。水利部門緊急調度長江流域水庫群向中下游補水,,保障干旱地區(qū)秋糧作物灌溉用水。各地農技專家深入田間,,為農民抗旱保苗,、節(jié)水灌溉提供技術指導。疏通水渠,、打井灌溉,、改種補種……各地農民積極采取措施保灌溉、保生產,。經過多方共同努力,,今年我國糧食喜獲豐收,總產量達到1.37萬億斤,,比去年增加74億斤,增長0.5%,,糧食產量連續(xù)8年穩(wěn)定在1.3萬億斤以上,。
無論何時,我們都要始終緊繃糧食安全這根弦,,以國內穩(wěn)產保供的確定性來應對外部環(huán)境的不確定性,。各地要增強憂患意識,保持戰(zhàn)略定力,,壓實糧食生產責任,,貫徹“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zhàn)略,,嚴厲打擊違規(guī)違法占用耕地行為,,守牢十八億畝耕地紅線,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提高農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和轉化能力,,加強全鏈條節(jié)糧減損,讓中國飯碗端得更牢,,成色更足,。
本期解讀:陳銳海 央廣網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