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天大觀園開園啦!
艷陽日暖,,綠水參差。伴隨著和煦的東風,,我們精心打造的“應天大觀園”今天開園啦!
這里是文化的盛宴,。悠悠五千年,,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酒文化,、茶文化,、奇石文化、絲綢文化,、飲食文化等,,不一而足、不勝枚舉,。我們在這里喝茶論道,,談天說地,享浮生悠閑,,品文化百態(tài),,豈不樂哉,!
這里是收藏者的樂園。玉器,、瓷器,、服飾、錢幣,,以及紅木家具,、文房四寶等,都會搬到園里,。每期一個話題,,我們運用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請來專家指點迷津,竭力把每個專題做深做透,,讓您在百忙之中盡情趣、長知識,、開眼界,。
最美人間煙火色,請到“應天大觀園”,。生活中處處充滿智慧,。我們會聚焦文旅文創(chuàng),講好商丘故事,,深度解讀與商丘有關(guān)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讓更多文物和文化遺產(chǎn)活起來”,為全力建設(shè)華夏歷史文明殷商文化之源傳承創(chuàng)新區(qū)賦予更多的文化內(nèi)涵,。歡迎光臨,!
絲綢是我國古代利用蠶絲制作的絲織品,是中國古老文化的象征,,中國絲綢以其卓越的品質(zhì),、精美的花色和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聞名于世。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特征之一,,絲綢與中國的禮儀制度,、文化藝術(shù)、風土民情,、科學技術(shù)等有極大的聯(lián)系,。帝王用絲綢彰顯其權(quán)威,百官用絲綢標志其等級,;文人寫下詠嘆絲綢的詩詞,,畫家在絲綢制成的絹帛上潑墨揮灑,;老百姓向各路蠶神祭祀,祈求蠶絲豐產(chǎn),。
幾千年前,,絲綢從長安沿著絲綢之路傳向歐洲,所帶去的不僅僅是一件件華美的服飾,、飾品,,更是東方古老燦爛的文明,從那時起,,絲綢幾乎就成為東方文明的傳播者和象征,。本期《應天大觀園》,讓我們一起了解絲綢,,并走進商丘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宋繡,。
宋繡探源:
書畫惠及刺繡藝術(shù)的傳世珍品
桑蠶絲織伴隨著中華文明走過了五千多年的風雨歲月,從遠古到今日,,一片薄薄的絲綢承載了多少的歷史和文化,。早在夏、商時期,,商丘及中原地區(qū)已經(jīng)是全國重要的絲綢原產(chǎn)地,,也成為漢代以后形成的海上絲綢之路、陸上絲綢之路的雛形和重要源頭,。
宋繡歷史悠久,,據(jù)《管子輕重甲》記載,,商湯時,夏桀驕奢淫逸,,殘害忠良,,僅女樂就有3萬人,而且“無不服文秀衣裳者”,。為了削弱夏的力量,商湯采用大臣伊尹的策略,,命令部族婦女日夜趕制“文繡”,,用來換取夏人的糧食。通過發(fā)展商業(yè)貿(mào)易,,商族糧食日益增多,,國力日漸強盛,,最后一舉滅夏建立商朝,,宋繡即發(fā)源于此時。
商丘自古以來就是絲綢之鄉(xiāng),,也是“絲綢之路”的東起源頭之一,,在“絲綢之路”這條久遠,、神秘的商道上,,見證,、記錄了我國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兩漢時期,,襄邑(今睢縣)就是中原絲織刺繡和服裝制作的中心,,這里盛產(chǎn)優(yōu)質(zhì)絲織品,。朝廷在襄邑設(shè)有“服官”,,負責管理絲織和刺繡作坊,。睢縣北湖西北有一濯錦池,至今濯錦池遺跡尚存,。千年古城,,錦繡襄邑。如今到此憑吊,,可以透過歷史的層層煙靄,,想象到當年這里商賈云集,寶馬奮蹄,,把一匹匹襄錦運到長安,,銷往西域,為我國絲綢之路增光添彩的壯觀景象,。
宋繡是歷史悠久的傳統(tǒng)刺繡工藝,,在中國刺繡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繡工精致,、針法細密,、圖案嚴謹、格調(diào)高雅,、色彩秀麗著稱,。宋繡與商丘的淵源在哪里?據(jù)史料記載,對宋繡的注釋是:商丘手繡亦稱宋繡,,是一種古老的民間工藝。之所以稱為宋繡,,是因為最早起源于周朝,,當時周朝有一個諸侯國稱為宋國,而宋國則為商丘的古稱,。
經(jīng)過長期的發(fā)展,宋繡借鑒了蘇繡,、湘繡等繡藝的長處,,吸收了河南民間刺繡的鄉(xiāng)土風味,,并在此基礎(chǔ)上創(chuàng)新了大量針法,,既長于花鳥蟲魚,、飛禽走獸,,又善于山水圖案,刻畫人物形象細致傳神,。繡品既有蘇繡雅致活潑的風格,,又有湘繡明快豪放的特點,從而形成了當代宋繡繡工精致細膩,、色彩古樸典雅,、層次分明,、形象逼真的特色,。
目前以商丘特有的符號為內(nèi)容的宋繡產(chǎn)品,,主要有《桃花扇》《五老圖》《西陂六景圖》以及商字城雕,、王亥像等,。《五老圖》,,又稱《睢陽五老圖》,,是和商丘有關(guān)的一幅國寶級的書畫真跡,,目前被美國幾家博物館珍藏,,上海博物館珍藏有臨摹品,?!段謇蠄D》“五老”德高望重,,德,、才,、壽兼?zhèn)洌瑐涫苋藗兙粗?,為當時睢陽畫家(宋人)創(chuàng)作,。成圖時,,五老都還健在,,并分別為圖題詩抒懷。
《睢陽五老圖》原畫為絹本設(shè)色,,手卷,,原五人像后各有七律詩一首,,另有歐陽修、晏殊,、范仲淹,、韓琦、邵雍,、文彥博,、司馬光、程顥,、程頤,、蘇軾、黃庭堅,、蘇轍等18人的奉和詩,。從北宋中期算迄今近千年,,流傳曲折,簡直是一部中國名畫小史,。如今,,歷代從繪畫、磚雕,、木刻,、刺繡、陶瓷等方面借《睢陽五老圖》開發(fā)出來的物品,,已經(jīng)又成了文物,。
宋繡收藏:
留下文化記憶和民族瑰寶
宋代刺繡中最值得稱道的是宮廷刺繡,這得益于宋代繪畫藝術(shù)的繁榮以及宋代皇家對織繡創(chuàng)作進行的統(tǒng)一管理,?;适以谏俑O(shè)立文思院、文繡院,、綾錦院等,,宋徽宗初年專門在翰林圖畫院內(nèi)增設(shè)繡畫專科,,宋代書畫藝術(shù)為宋繡提供了豐富的養(yǎng)分,,純欣賞藝術(shù)刺繡得以迅速興起。
宋代宮廷刺繡多以當時的名人書畫為藍本,,追摹畫意極盡能事,,是書畫的另一種表達方式,繡品從裝裱到收藏都與書畫無異,,甚至更為認真妥帖,,后世宮廷和大收藏家也對此視若珍寶。
目前我國能見到的宋繡傳世作品多在臺北故宮博物院,、遼寧省博物館,,這為當代對宋代刺繡工藝的研究、恢復,,留下了珍貴的實物史料,。宋繡《梅竹鸚鵡圖》《白鷹圖》《瑤臺跨鶴圖》《秋葵蛺蝶圖》等宋代藝術(shù)刺繡,均以追摹宋畫筆墨線條,、色彩神韻為藝術(shù)標準,,佳處比畫更勝,其精妙不可言狀,。
步入商丘古城東門商丘非遺文化展示館宋繡展廳,,一幅兩米多寬、一米多長的宋繡《迎客松》擺在正中間,,遠遠看去,,迎客松枝杈向外延伸,,就好像在向客人擺手,揮舞手臂,,熱情歡迎著來自五湖四海的賓客;南北兩面墻上均掛有各種題材的宋繡作品,,帶給人美好的視覺享受,。這些作品均出自河南工藝美術(shù)大師、睢陽區(qū)宋繡非遺傳承人田晗以及她培養(yǎng)出的繡娘之手,。
田晗出生于河南省封丘縣,,祖籍商丘,其曾外祖母李玉蘭(商丘市睢陽區(qū)人),,是清末的宮廷御用繡娘,,跟著祖母韓秀英長大的田晗受長輩的熏陶和影響,自小就喜歡宋繡,,至今田晗還保存有曾外祖母和祖母用過的宋繡繃架,、宋繡手稿及宋繡作品。
為了傳承和發(fā)展宋繡,,田晗和其妹田廣娥,、田笑婭、田淑雨,,其徒王慧萍,、趙甜甜共同努力,出品宋繡代表作百余幅,。這些作品都是根據(jù)傳世名畫繡制的,,比如五代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唐代韓滉的《五牛圖》,、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圖》,、唐代張萱的《虢國夫人游春圖》、唐代閻立本的《步輦圖》,、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北宋趙佶的《寫生珍禽圖》和《聽琴圖》、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等,,一幅幅精品佳作傳遞著宋繡的典雅之美,。
近兩年,宋繡收藏及銷售市場上,,最受歡迎的產(chǎn)品是《千里江山圖》,。“我們根據(jù)這幅畫創(chuàng)作的收藏級宋繡作品《千里江山圖》,,可謂是當代宋繡作品中的佳作,。目前我們接的多是海外訂單,,一幅十余米長的《千里江山圖》,13位技術(shù)嫻熟的繡娘要繡一年才能完成,,市場銷售價在百萬元以上,。”田晗介紹說,。宋繡傳承的是一門古老而傳統(tǒng)的工藝,,民族特點非常濃郁。近些年,,經(jīng)過傳承創(chuàng)新后的宋繡藝術(shù)已經(jīng)具有相當高的水平,,具有較高的觀賞和收藏價值,成為收藏愛好者的新寵,。
宋繡傳承:
創(chuàng)新讓宋繡風韻流傳千古
宋繡隨著中華文明綿延了數(shù)千年,,雖歷經(jīng)時代變遷、朝代更迭,,但不變的是那獨有的宋繡風韻流傳千古,。
多年來,在精心研究宋繡技藝的同時,,田晗一直致力于非遺傳承與創(chuàng)新,。2001年,田晗成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刺繡工藝有限公司,,多年來以師帶徒的形式累計培訓刺繡技術(shù)工人800余人,,2005年她被河南省職業(yè)技能鑒定指導中心評為高級手繡工,2015年當選為河南省工藝美術(shù)大師,。
宋繡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流傳下來的傳統(tǒng)針法僅有十余種,1958年已發(fā)展至二十余種,。田晗和她的團隊加強了針法的創(chuàng)新研究和改革,,讓宋繡更好地適應了時代的發(fā)展。在商丘非遺文化展示館,,一組《石磨》系列作品吸引了記者的視線,。田晗說:“這是我和另外兩位河南工藝美術(shù)大師翟清梅、張清麗共同創(chuàng)意完成的,,整體上我們采用亂針繡法,,不同的位置穿插井字亂針、斜紋亂針等,,可謂亂中有序,,整幅作品雖然色彩不艷麗,但層次分明,立體感極強,,是我們創(chuàng)新宋繡技法的佳作,。”
田晗說:“宋繡是商丘的一項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作為傳承人,,我有責任和義務(wù)將這項技藝傳承好、創(chuàng)新好,,讓宋繡更加生活化,,走進千家萬戶?!睘榱藢崿F(xiàn)宋繡生活化的目標,田晗和她的團隊研發(fā)出幾百種文創(chuàng)產(chǎn)品和工藝品,,小到筆筒,、臺燈、書簽,、圍巾,,大到屏風、十米長卷等,,宋繡產(chǎn)品廣銷全國各地及海外市場,。
2022年6月,中共河南省委書記樓陽生到商丘視察時,,走進商丘非遺文化展示館,,現(xiàn)場觀看了宋繡技藝,并和非遺傳承人交流,?;貞浧鹉翘斓膱鼍埃镪嫌洃洩q新,。她說:“樓書記囑咐我們非遺傳承人要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既要守住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特質(zhì),、風貌,,又要賦予傳統(tǒng)文化新的時代內(nèi)涵、科技元素,、表現(xiàn)形式,,讓更多年輕人感受到中華文化的魅力,更好地傳承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樓書記的話是鼓勵更是激勵,我一定會努力傳承好這項傳統(tǒng)技藝,讓宋繡走進千家萬戶,?!?/p>
在商丘古城文創(chuàng)產(chǎn)品旗艦店,記者也見到了不少宋繡作品—— 《桃花扇》,、工藝擺臺《荷》《梅》等,,繡工精致、針法細密,、圖案嚴謹,、格調(diào)高雅、色彩明麗,,一件件絕美的工藝品,,讓人賞心悅目,成為商丘古城比較受歡迎的伴手禮之一,。
睢陽區(qū)長江路上有一家經(jīng)營中國宋繡的店鋪,,老板李文龍是國家工藝美術(shù)大師王素花的孫子。這間約90平方米的店面,,擺放了上百種精美的宋繡產(chǎn)品,,讓人目不暇接。李文龍說:“我在這里經(jīng)營了18年,,宋繡產(chǎn)品越來越受到商丘人民的歡迎,。尤其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欣賞水平的提高,,購買宋繡作為居家裝飾品的人不斷增多,。”
中國是絲綢的故鄉(xiāng),,絲綢成就了許多城市美麗的名聲和繁榮的夢想,,一些城市的歷史其實就是一部絲綢的歷史。宋繡之于商丘,,也是這樣的一種存在,,這些歷史的記憶浸潤在絲綢的風韻里,讓人觸摸滄桑歲月里中華文化的歷史年輪,,感悟勞動生活中中華民族的睿智深邃,。
延伸閱讀
四大名繡:
盡顯大國工匠精神
中國的刺繡工藝在秦漢時期便已達到較高水平,是歷史上“絲綢之路”運輸?shù)闹匾唐分?。湖南湘繡,、四川蜀繡、廣東粵繡和江蘇蘇繡被稱為中國四大名繡,,它們是中國刺繡的杰出代表,,暢銷海內(nèi)外,。
2021年5月,在廣州的地標性建筑——廣州塔舉行的“錦繡華章——四大名繡當代精品邀請展”令不少游客流連駐足:長達13.8米的粵繡長卷《嶺南錦繡》,、長達16米的蘇繡長卷《姑蘇繁華圖》,、雙面全異繡湘繡作品《賞荷》、雙面異型繡蜀繡作品《龍鳳呈祥》……現(xiàn)場展出的237件(套)四大名繡精品,,讓人一睹中國刺繡的錦繡芳華,,一幅幅作品盡顯大國工匠精神。
中國四大名繡,,均有著千年歷史,,基于各自地域勞動人民的智慧形成了獨特的風格、針法,、題材,,并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粵繡是流傳于廣州及其古屬地南海,、番禺,、順德等地的民間刺繡工藝,以構(gòu)圖飽滿,、形象傳神,、紋理清晰,、色澤富麗,、針法多樣、富于變化等藝術(shù)特色聞名中外,,被西方學者譽為“中國給西方的禮物”,。
蘇繡是以蘇州為中心,流傳于江蘇多個地區(qū)的一種針繡工藝,,蘇繡藝人以針代筆,、以線代色,其作品圖案秀麗,、繡工細致,、針法活潑、色彩清雅,,被歷代文人稱贊為“縮千里于尺幅,,繡萬趣于指下”的藝術(shù)品。
蜀繡又名“川繡”,,是主要流傳于巴蜀地區(qū)的一種民間刺繡工藝,,其針法特點可概括為“針腳整齊、線片光亮,、緊密柔和,、車擰到家”。
湘繡是以湖南長沙為中心的帶有鮮明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繡工藝的總稱。它有“繡花花生香,,繡鳥能聽聲,,繡虎能奔跑,繡人能傳神”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