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教師的時間還給教學
□新華社記者 胡錦武 劉佳敏
近年來,,中小學教師非教學負擔過重現(xiàn)象飽受詬病,新學期伊始,,這一話題再次受到關注,。近日發(fā)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強新時代高素質專業(yè)化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強調要大力減輕教師負擔,,充分保證教師從事主責主業(yè),。
“很多活動都要進校園”“督學檢查、教學質量檢查,、收費工作檢查等各種檢查評估應接不暇”……教師非教學負擔過重,,透支了教師的時間和精力,影響教學質量,,也降低了教師工作獲得感和自我認同感,。
問題產生的根源是形式主義在作祟。填表,、留痕,、迎檢,以及各類“指尖上的形式主義”等,,讓中小學校園陷入種類繁多的社會性事務中,,壓力被層層傳導到一線教師的身上。教師不少工夫都要用于通知,、布置各種任務,,擠占了很多原本可用于教學的精力。而且形式主義具有頑固性,、反復性,、多樣性、變異性的特點,,學校接到的任務花樣翻新,,教師負擔過重的頑瘴痼疾始終沒有根除。
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讓教師專注于教學,必須立足教育根本,,制定完善社會事務進校園的“準入標準”,,建立審批報備制度,規(guī)范過程管理,,減少不必要的社會事務和督查,、檢查、評比,、考核事項,。要進一步明晰教育邊界,構筑起形式主義的“防火墻”,,營造出良好的教學空間,,把寧靜還給學校、把時間還給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