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看視頻
家住睢陽區(qū)古宋街道辦事處老南關(guān)村的劉長榮老人今年101歲了,她從舊社會走進(jìn)新時代,見證了百年來的歷史巨變,,但不變的是吃苦耐勞,、孝順行善,并且影響著子孫后輩代代相傳,。
5月15日,,記者來到劉長榮老人的住處,二女兒宋振勤正在家中照顧她,。老人的身體不錯,,經(jīng)常自己拄著拐棍在家中走動,只是聽力不好,,要貼在耳邊大聲說話她才能聽到,。“以前她經(jīng)常給我們講過去的事情,,現(xiàn)在講得少了,,有時候想起過去的苦日子還難過?!彼握袂谡f,,母親小時候家里生活困難,姥爺去世得早,,母親一直跟著姥姥生活,,日軍侵略商丘的時候,母親還不到15歲,,姥姥沒辦法,,為了躲避日軍,就提前把她送到了奶奶家里。
劉長榮的丈夫宋信成當(dāng)年是一名村干部,,曾作為商丘的代表到北京受到過毛主席的接見,。宋信成因為忙于工作,還經(jīng)常到縣里和地區(qū)開會,,難以顧家,,家里的活就落在了劉長榮的肩上,甚至剛生完孩子就得干活,。因為當(dāng)時生活水平和醫(yī)療水平都不高,,她生了八個孩子,最后只有四個長大成人,。生活艱難至此,,她依然堅持教育孩子做人要本本分分,“三條路走中間,,不能走邪路”,,并且身體力行,以身作則,。子女們還記得她一頓飯做四樣的故事:最好的飯端給公公,、婆婆,第二等的飯端給丈夫,,第三等的飯給孩子,,最差的飯留給自己吃。這最后的飯比喂雞喂豬的也好不了多少,。
劉長榮還有一個好脾氣,,從不給別人斗氣,有煩心事不往心里放,,即使自己受了委屈,,也不與人計較。她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子孫后代,。晚輩對她都很孝順,,兒女對她照顧有加,孫女給她洗澡,、洗頭,、洗腳。在家人的精心照顧下,,她享受著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住的是樓房,想吃的點心,、零食伸手就能拿到,。
古宋街道辦事處民政所所長宋金金是劉長榮的孫女,她說,現(xiàn)在生活水平,、醫(yī)療水平都提高了,,人居環(huán)境也變好了,,孝老敬親蔚然成風(fēng),,老年人不但越來越長壽,生活質(zhì)量也越來越好,,整個街道辦事處現(xiàn)在有5位超百歲的老人,,和自己的奶奶一樣,這些老人都有一個和睦的家庭,。商丘市非遺保護(hù)協(xié)會會員,、高老太燒雞制作技藝傳承人高瑋和歸德古皂制作技藝傳承人徐丹萍為劉長榮送來了商丘非遺美食,并祝老太太福壽安康,、笑口常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