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學經(jīng)典《三字經(jīng)》中有句:“蘇老泉,二十七,。始發(fā)憤,,讀書籍?!边@“蘇老泉”就是蘇軾的父親蘇洵,。
蘇洵族譜有載,說他和高祖蘇釿“俠氣聞于鄉(xiāng)閭”,,有余財常常施舍,。蘇洵的祖父蘇杲,熱心為人,淡泊名利,。宋大軍破蜀前后,,官宦紛紛拋售田宅,有人勸其賤價收買,,杲拒之,,曰:“吾恐累吾子終身?!币驑飞坪檬?,尤其喜歡“偷偷摸摸幫助窮人”,終其身,,“田不滿二頃,,屋敝陋而不葺”。
蘇杲的兒子蘇序作為縉紳,,出入皆不騎馬,,說“路上有比我老的還在步行,我騎了馬怎么見他”,。蘇序數(shù)年存粟三四千石,,因粟性堅易儲,遇到饑荒盡數(shù)賑災(zāi),。蘇家平日住宅四周皆種植芋魁,,藏于厚草囷,寒冬蒸熟了擺在門外,,任饑人取食,。蘇洵妻子程夫人,名門下嫁蘇家,,卻上事翁姑,,下教子女,勤勞不息,。做紗縠生意之際不貪窖藏,,規(guī)規(guī)矩矩——蘇洵彼時尚不知讀書,還不斷結(jié)交斗雞走狗的“不良少年”,,但是,,她用善良的本性感化了丈夫。蘇洵后來懺悔:“昔予少年,,游蕩不學,。子雖不言,耿耿不樂,。我知子心,,憂我泯沒,。”
賡續(xù)家風,,蘇東坡的善良常常表現(xiàn)在對于不善的擔憂,。“眼枯淚盡雨不盡,,忍見黃穗臥青泥,!茅苫一月垅上宿,天晴獲稻隨車歸,。汗流肩赪載入市,,價賤乞與如糠粞?!苯锨镉瓿蔀?zāi),,農(nóng)民在苛稅弊政之下苦不堪言?!袄衔唐呤匝?,慚愧春山筍蕨甜。豈是聞韶解忘味,,邇來三月食無鹽,。”吃不到鹽巴,,到山里采摘筍蕨“以甜代咸”,,甜咸之外的酸楚溢于言表。
據(jù)林語堂《蘇東坡傳》記載,,東坡至死不渝的初戀對象是自己的堂妹,。最重要的原因,也是因為堂妹“慈孝溫文”,。
據(jù)《東坡志林》記載,,蘇家的園子里常常有一種羽毛非常美麗的桐花鳳飛來。那是難得一見的珍禽,,鄰里皆以為是祥瑞的征兆,。而蘇家的書堂前,“有竹柏雜花,,叢生滿庭,,好多鳥雀在這些樹上筑巢。程夫人最惡虐殺動物,,嚴禁兒童婢仆捕鳥取卵。春天雛鳥新生時,,母鳥最怕的是天上飛的鷹鳶和地上爬的蛇鼠,,這些東西慣于攫取巢中的卵和幼鳥,。母鳥在這里巢居幾年后,相信人們不會加害于它時,,便漸漸把巢筑到低枝上來,,因為低枝近人,容易受到人類的庇護,,嚇退鷹蛇的入侵,。蘇家的園子里,鳥巢低得小孩子都可俯身而視,,蘇軾他們就常去觀察幼鳥的狀態(tài),,找些食物來喂它們,看到它們張嘴接食,,快樂得拍手大笑”,。素來喜愛莊子的蘇東坡憶舊曰:“昔我先君子,仁孝行于家,。家有五畝園,,幺鳳集桐花。是時烏與雀,,巢殼可俯拿,。憶我與諸兒,飼食觀群呀,?!?
或許年幼的蘇東坡并不明白“齊物論”的深刻內(nèi)涵,并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在泛愛當中接受并融入了人與自然多元共一的生態(tài)文化,。但是,,成年后的蘇東坡,卻是為我們留下了大量贊美美麗山川,、歌詠花鳥蟲魚的詩篇,。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yīng)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辈簧僬撜哒劶?,釋家的放下論與蘇東坡的不解之緣。在家風一端,,蘇家的“放下”意識亦可謂源遠流長,。《東都事略》中記載:仁宗慶歷四年三月,,詔諸路州府軍監(jiān)并立學,,如修學者在200人以上,,許更置縣學。因有利可圖,,各縣有實力者趨之若鶩“頗以此擾民”,。蘇家也是縉紳大戶,但是蘇序命令家人退避三舍,,絕不參與,。平時,蘇序?qū)κ看蠓蚓粗氐健皠e人笑他諂媚”,,殊不知“他對田父野老也一樣謙虛”,。
蘇東坡的一生經(jīng)歷了蘇王之爭、烏臺詩案等大起大落,,可謂百步九折,,備受折騰?!扒也⑺屐?cè)過,,人間何處不巉巖?!钡?,蘇東坡總是及時調(diào)整心態(tài),進而從容應(yīng)對——有所到之處皆有“西湖”為證,。這期間,,釋家的放下論起到了巨大作用。
林語堂先生說:“蘇東坡的最佳名言,,是他對弟弟所說的話,,也是他自己最好的寫照:‘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他有印度佛教的思想,,性情卻是地地道道中國的,。由佛家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視人生和道家的簡化人生,,這位詩人在思想觀念中冶煉出一種新的混合人生觀,。”而這“三教合流”的高致,,恰恰與其家風息息相關(guān),。